去香港读中学,也是大部分内地人选择的首要的选择。下面说个如何申请香港中学。
首先入读香港的中学一定要是香港区民(除非是入读国际学校)。并藉“香港中学学位分配办法”升读香港的中学。
香港中学学位分配办法(英语:Secondary School Places Allocation,简称SSPA,广东话俗称升中派位)是分配香港中学学位的一个程序。香港的学生于小学教育的最后阶段,须参加一套由教育局(或其前身)制定的升中程序,决定学生所升读的中学。
中学学位分配办法概要
整个派位程序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行分配学位阶段,第二阶段为统一派位阶段。
在首个阶段,学生可直接到心仪中学申请入学,不受校网限制。各校可自行制定收生准则。学校不可告知学生申请结果,但如获取录,将不会再于统一派位中另行分配学位,并在统一派位结果公布同时一并公布,学生不会知道自己是从自行分配学位阶段或统一派位阶段取得中学学位。不获取录者,仍可在统一派位阶段中将该学校纳入其入学志愿中。学生只可向一间中学提交申请,若申请多于一间,其自行派位资格会被取消。(在这儿,「一间中学」是指官立中学、津贴中学及参与派位的直资中学;学生仍可向多间不参与派位的直资中学或私立中学申请入学。)即使学生在自行分配学位阶段已获中学取录,仍须参加学能测验及在第二阶段选出30间中学。
在第二阶段,学生可从所属校网中依次选出30间中学。学校会事先为五、六年级学生向教育司署呈报学生校内考试分数,教育司署会再以学能测验作出调整。调整后,学生将会按所属校网分组,并依调整后成绩在每个校网被平分成五个派位组别(惯以英文称为 Band 1-5,Band 1 为最高),而同一个派位组别的学生将会获分配一个随机编号,决定该学生在同一个派位组别的派位次序。当所有评核程序完成后,便会进入派位阶段。每个校网均有五个派位组别,组别越高,便有更高优先权获分配学位。在此机制下,所有属于第一派位组别的学生将会获先行分配学位,当第一派位组别的学生分配完毕后,便会为第二派位组别的学生分配,如此类推;而同一个组别的学生的分配先后次序便会依随机编号决定。派位系统会考虑学生的志愿,并从中选出最高志愿而又有剩馀学额的学校给予有关学生。假如学生所选的30个志愿中学都没有剩馀学额,系统将会在所属校网中随机抽选一间尚有剩馀学额的中学分配予该学生。
整个评核过程均极为保密,学生无法得知自己的学能测验评核结果、调整后成绩、派位组别及随机编号。学生能够得知的,只有最终派位结果。
香港高中留学的两大优势
第一,语言优势。从教学环境而言,香港大部分的学校都是以英文教育为主,与国际教育密切接轨,反观中国中学生目前学习英语的环境,与此相差较大。在内地,虽然英文是主科目,但是很多学生在听、说方面所得到的锻炼较少。目前很多考托福、雅思的内地学生,阅读和写作成绩往往不错,而听、说能力则较差的现状也印证了内地英文教育的问题所在。
“但学好语言必须要有语言环境,听得多、看得多,耳濡目染,英语能力才会提高很快。因而,对于家庭具有一定经济基础、适应能力较强的内地学生来说,赴香港读书,对提高语言帮助很大。”
第二,留学优势。从中学毕业后的出路来看,在香港读中学的确有很多独特的优势。若学生在香港念完中学,是可以参加美国的高考SAT和英联邦国家的高考A-LEVEL,这些考试的成绩国际认可度很高,有助他们赴美国或英联邦国家读书,而且赴海外留学,有可能不需诸如预科之类的“过渡课程”,而直接入读海外国际课程。
相对而言,曾经有很多内地学生都希望在参加国内高考后,入读一些比较优秀的学校,但是很多世界知名的学校都不太承认中国的高考成绩,因而往往要求这些学生加读诸如预科的“过渡课程”,以助适应海外学习。其实,这并不是海外院校方质疑高考的可信度和学生的素质,而是,在院校方看来,英语教育和中文教育的差别较大,学生直接入读国际课程,在适应方面有一定难度。